摘 要: 目的 探討精神分裂癥恢復期的護理管理策略及其效果。方法 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將60位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A組(n=30)和B組(n=30)。比較兩組臨床干預措施的結果。結果 兩組BPRS和SDSS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6.4±1.8),顯著高于A組的(73.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精神分裂癥恢復期的人性化護理是正確的建議。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 恢復期; 護理對策;
雖然可以有效緩解用藥后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但仍可能存在社會適應性差,反應遲鈍,自尊心低和情緒冷漠等問題,因此配合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也很重要。本文對本院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恢復期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總結和分析如下。精神分裂癥是一組未知疾病,年發病率為0.16%~0.54%,患病率為1%,其中許多會給年輕人帶來巨大壓力,并給年齡較大的家庭和社會帶來壓力。精神分裂癥通常伴有認知,思維,情感,行為和其他障礙以及精神錯亂。1919年初,國外Kraepelin提出了這個想法,并進行了廣泛地分析。隨著分析地進行,事實證明精神分裂障礙可能是精神分裂癥的內表面。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經常復發的慢性反復發作和嚴重的精神疾病,導致各種功能障礙和社會功能障礙。結果,有兩個主要干預措施。一種是控制或延遲疾病,另一種是改善社會功能。在控制或延遲疾病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并指導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以防止疾病復發。為此筆者進行以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并與患者及其家人簽署研究同意書。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33~68歲,平均(54.8±6.4)歲,病程4個月~12年,平均(3.8±0.7)年。根據隨機數表的模式分為A組和B組,每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接受常規治療。
B組提供人性化的治療,包括:(1)認知教育:將精神分裂癥知識引入患者的系統知識,重點關注醫生推薦藥物的重要性,一對一討論患者生命的價值,并針對患者。加深對自己和現實的理解;(2)心理治療:熟悉患者的狀況和基本數據,與患者溝通,認真對待患者,確定引起患者不良情緒的原因,加以說明并牢記。音樂療法講述了一個成功的故事,放松了情緒并建立了信心;(3)生活護理:我們為患者提供生命護理,例如生日聚會,捐贈,患者日常必需品,患者日常護理(無不良習慣)和每日水果攝入量。通過在睡前提供溫牛奶,餃子,面條和其他食物來改善食物和睡眠的質量;(4)精神障礙手術(社交技能培訓):康復護士通過演講,角色扮演和其他鍛煉幫助患者。康復護士通過康復活動組織部分康復。該組織計劃在部門內組織同伴支持活動,以便其他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購物并鍛煉其社交和語言能力。
1.3、 觀察指標
兩組自制問卷均使用護理滿意度,并使用心理疾病評估量表(BPRS)和社會功能障礙篩查量表(SDSS)作為評估兩組恢復的參考。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B組BPRS和SDSS量表評分均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護理滿意度為(86.4±1.8)分,顯著高于A組的(73.4±3.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干預效果比較[n,]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更為嚴重并且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精神病癥狀的長期抗精神病藥物不會影響患者的工作研究和生活技能,而不會顯著降低患者的心理功能。必須注意減少障礙功能生活質量必須傾斜。人性化護理是“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倡導的,它可以改變集中于疾病的傳統護理方法,實現了患者的心理生物社會的護理新策略之一。在這項研究中,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策略顯示,與A組相比治療后BPRS和SDSS量表有顯著改善。B組的滿意度遠高于A組,這強烈表明了精神分裂癥的可行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與文獻一致。
精神分裂癥經常長期,反復發作,治療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些家庭想面對患者,勉強和被剝奪了治療。護理干預措施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護理人員可以執行所有護理任務,是一種創新的人性化護理服務。在提供長期的住院護理干預后,將以患者為中心的并發疾病管理,心理治療,生活管理和其他護理工作置于中心位置。鼓勵護理需要,改善患者的不健康心理狀況,減輕心理壓力,并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并減少護理風險事件[1]。另外,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減輕患者家庭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并提高患者的家庭滿意度。通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預防患者疾病的發展,逐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總之,引入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恢復期護理,使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對治療恢復有很大地影響。
參考文獻
[1]孫燕萍.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的研究[J].心理月刊,2018,13(7):56-57.